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1的文章

官話謎底

中國犀利Gag﹕官話謎底 【明報專訊】狠抓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重視就是標語,落實就是動嘴,驗收就是喝醉,檢查就是宴會,研究就是扯皮,政績就是神吹,匯報就是摻水,漲價就是接軌。

农村孩子不应读大学

政协委员:农村孩子不应读大学 (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0日   来稿 )     张菁更多文章请看 张菁 专栏              近日,在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上,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称,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王平说,目前的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不要鼓励农村孩子读大学。培养一个大学生成本不低,而且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而城市就业又困难,于是身处夹缝,势必成为一个悲剧。         设在纽约的NGO组织中国妇权(wrchina.org)的负责人张菁指出,身为中华民主博物馆馆长将人划分为等级,公然宣称一部分人天生就没有资格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是农村人,即农村人永远务农,没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连争取读大学的欲望都应打消,一辈子都钉死在农村,才符合乡下人的最佳利益,这是极其无知和愚蠢的言论,是中国权贵们目光短视、无能的典型代表。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极其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大多出身于贫寒的乡村家庭,就连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一个个都来自于乡下,联合国宪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明文规定,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中华民主博物馆馆长你到底要向人们传达什么样信息,是否今后为防止乡下孩子考大学一律规定先验血外加检测DNA?         王平还说,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不愿回农村。在城市里蜗居,像这么高的房价,什么时候买得起?而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或高中的话,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张菁指出,王平一再强调农村人不该到城市来的种种理由,试图将城市的就业、物价飞涨、毒品等等社会问题都推到农村人身上,造成蜗居和悲剧的是农村人,这不但对农村人极度不公,也对城市人不公,因为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某个人或某种人,而是社会体制和政府管理无能。王没有理性的从实质上去剖析城市问题的根源,对政府官员的贪腐和无能给社会带来的灾难视而不见。王平的心里脑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没有尊重别人选择的习惯,以个人的好恶来评断他人的幸福观,尤其与现代文明严重脱节,其言论充分表露的只是权贵与奴才思想,其愚昧程度可谓登峰造极,如果她算是受过高等教育者,那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中华民族的

旨在“保护贪官”的中国法律制度

旨在“保护贪官”的中国法律制度/冼岩 (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07日   来稿 )      中国法律“保护贪官”的特性,集中体现在所谓“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上。这一罪名最高刑罚只有10年(不久前还只5年),腐败分子如果贪污数额较大,最好的选择就是死不交代,让赃款变得来历不明,于是最坏情况也只会判10年;如果他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坐实贪污受贿的事实,理论上最高可判死刑。           显然,这是一条“抗拒从宽,坦白从严”,旨在鼓励腐败分子顽抗到底的法律。这种法律,无疑是腐败分子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它的奥妙不仅仅在于顽抗到底的本人可以少受刑罚,关键在于如果你拒不交代,其他“利益相关者”就安全了,至少减少了暴露的危险。   (博讯 boxun.com)          所以,这是一条符合腐败分子整体利益,尤其是符合大腐败分子利益,更符合还没有暴露的腐败分子利益的妙法。它就像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的“沉默法则”一样,约束着所有已经暴露的腐败分子,自觉地拒不交代,从而保护了“腐败共同体”的整体利益。          其他国家也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但大都是比照贪污受贿的最严重情节,从重量刑。这样的法律,才是真正“惩治贪腐”的法律,才能起到迫使腐败分子“缴械投降”的效果。而中国的法律其实是“保护贪官”的法律,不仅是一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其他还有不少,只是没有如此明显而已。这样尽心尽力保护腐败分子的荒诞法律能够成立,并且一直存在至今,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腐败共同体”一直左右着中国的立法。这一点应该并不令人感到奇怪,特殊利益集团的强势,不仅体现在行政、执法上,也必然体现在立法上。没有这个本事,他们也就不可能如此强势,正反力量的对比形势也就不会如此恶劣,中国社会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与“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相对应的是,中国至少还没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在民间、媒体、“两会”代表和委员长达20多年的压力下,一个这样世界通行的制度都出不来,可见此制度戳到了特殊利益集团的痛处。一旦实行,一是官员申报的财产数额可能激发民愤,导致天下大乱;二是许多人马上就要面对交代巨额财产来源的问题。由此看来,在此之前提前准备好一个让这些人可以轻微代价解套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可取到“稳定官心”的重要作用。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外交部姜瑜道出心里话:“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06日   转载 )          转载,请一定注明原出处。谢谢合作!        (博讯 boxun.com)     本帖最后由 花生酱 于 2011-3-5 18:59 编辑               Jie Bin 文          如今这世道,神马都在飞。 姜文让子弹飞,住建部让房价飞,中石油让油价飞,发改委让物价飞,富士康让员工飞,老百姓让眼泪飞。 飞来飞去,还是外交部的姜瑜最会飞:让法律飞。 姜文大哥你不中用了,这姜MM比你给力啊!          根据来自外交部网站的消息,3月3日 姜瑜在记者会上郑重其事地告诫诸位外国记者: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此话一出,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五洲。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搞了半天统统都白忙乎了。 这一年一度的“两会”我看还开那做啥? 照姜女士的说法,在这个国家里法律算个屁!          连法律都不能拿来当挡箭牌,那什么才可以? 关系? 官爸爸? 李/刚?怪不得当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手拿宪法却无法逃脱含冤而死的命运。 怪不得如今上访人流如潮而法院门口却空空如也。 怪不得每天都有多少民房被强拆而房主却无处伸冤。 怪不得屁民们多年来喝三鹿奶吃地沟油住豆腐渣房也无可奈何。 原来这法律说飞就飞得无影无踪。          鄙人原以为,法律本来就是文明国家里百信用来抵挡邪恶的挡箭牌,护身符! 有了法律,杀人犯要伏法,抢劫犯要蹲监。 有了法律,警察不可以随便找个借口到我家里翻个底朝天,商家不可以卖给我假酒、假药、假烟,没有医生执照的黄大仙不可以行医。 有了法律,当官的不可以受贿行贿,当百姓的不必惧怕官员的淫威,当兵的不能把枪口对准养活他们的人民。 文革十年动乱,民不聊生,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 动乱结束后。。。总结来总结去,终于发现问题之所在– 缺少民主法治。 当年有一个口号:“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 三十年过去了,这法律飞到哪去了?          我并没有责怪姜女士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的意思。人家其实最诚实了,压根就没有说半句假话。在姜的眼里,按法律办事就是拿法律作挡箭牌。无论法律还是规定,都是我党的工具,想咋用就咋

北大中文系主任出了一身冷汗 炮轰人民日报

圖片
北大中文系主任出了一身冷汗 炮轰人民日报 多维新闻    2011-03-03 22:09:26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平原教授应中共喉舌《人民日报》邀请撰写的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后刊出。对此愤怒不已的陈平原随后在其他媒体照刊原稿,以附记方式披露此事并表达不满。有官员身份的体制内学者公开指责《人民日报》,此举非同寻常。   陈平原文章《“保护”才是“硬道理”——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2月10日在《人民日报》刊出时,被“另拟题目到调整段落到删改语句,几乎全都‘顺’了一遍”。事后,他在《同舟共进》2011年第三期照刊原稿,并在附记中公开告诉读者要“借以观察”《人民日报》“删改”的“标准与尺度”。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平原教授 陈平原质问,不就是一篇“学术随感”,并非指引方向的“社论”,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让我感慨不已的是,经过这么一番伤筋动骨的“修饰”,削弱了个性,磨平了棱角,变成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砖头,砌在哪里都合适——可这还能算是我的文章吗?“将稍为有点‘意气’的话(连‘叛逆’都算不上),清除得一干二净,这天下就太平了?我不相信。” 在引用鲁迅《花边文学•序言》中说过:“我曾经和几个朋友闲谈。一个朋友说:现在的文章,是不会有骨气的了,譬如向一种日报上的副刊去投稿罢,副刊编辑先抽去几根骨头,总编辑又抽去几根骨头,检查官又抽去几根骨头,剩下来还有什么呢?我说:我是自己先抽去了几根骨头的,否则,连‘剩下来’的也不剩。”之后,陈平原说:“重读鲁迅此文,真的出了一身冷汗。” “为了发表而自己抽去骨头,还是为了保存骨头而舍去在大报露面的机会,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俨然也是个问题。”陈平原说。 附:陈平原两篇文章   “保护”才是“硬道理”——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 一说“历史文化名城”,不管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马上会让人联想到兴旺的旅游业,似乎这金字招牌本身,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可那真是天大的误会。跟金融中心、政治中心不一样,争来了“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主要职责是“守护”,而不是“创收”。不能说这头衔没有好处,但那好处是相当遥远的,属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性质。 从1982年2月国务院转批国家建委、国家城建总局、国家文物局《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算起,中国之建设“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