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政治的代表


王滬寧﹕兩代元首文膽 學優則仕

獻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大很快將召開,《明報》今日起推出「十八大群星薈」人物系列,介紹中共政壇除最高層政治局常委之外的政治新星,這些新星將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書記處、國務院或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領導人的熱門人選。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理論和現任總書記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出自同一個「文膽」智囊,他就是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大上,王滬寧被看好是進入中央政治局的當然人選,而他的新職,傳說版本從中宣部長到上海市委書記都有,無論如何,他的仕途將更上一層樓。
王滬寧祖籍山東,1955年生於上海。1971年初中畢業時,他因體弱多病,避過「上山下鄉」,得以在家中博覽群書。1974年夏,做了3年學徒工的他獲保薦入上海師範大學外語培訓班學習法語。本來王滬寧可走一條外交官之路,但他畢業後不久,正趕上內地恢復高考,在1978年10月考上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研究生,成為內地文革後首批政治學研究生。畢業後,他留校任教,很快成為內地學術界研究政治學理論的知名學者。1985年,年僅30歲的他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傳任中宣部長上海書記
王滬寧嶄露頭角,比江、胡更早上位。早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前,王滬寧就被中央領導人看中。1986年,他撰文提出改革必須有「中央權力的必要集中」,依靠政府力量來推進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化,引起很大反響,據說這也是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頗為欣賞的「新權威主義」的理論萌芽。
1987年5月出版的《比較政治分析》,是王滬寧最具代表性著作,同年他還登上官方新華社時政雜誌《半月刊》封面。1988年,王滬寧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做訪問學者,一年後回國出任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
受「上海幫」賞識 江澤民召入京
王滬寧並不是一個只會理論的書呆子,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首屆(華語)國際大專辯論會上,他擔任復旦大學代表隊的指導老師。那次辯論會風靡內地,幕後的王滬寧亦名聲大噪。
王滬寧的崛起當然與上海幫有關。據報道,上海市委主管文宣的副書記曾慶紅很早就賞識王的才學,兩人曾就政治民主化進程等理論問題長談數小時。曾任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曾有過請王滬寧做自己政治顧問的念頭,入京後仍念念不忘,並多次在江澤民面前提起。當王滬寧調入北京時,江澤民還跟王開玩笑說:「如果你再不進京,這一幫人(指曾、吳)可要跟我鬧翻嘍。」
1995年4月,王滬寧被調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先擔任正局級政治組長,3年後升任副主任(副部級),兩年後坐正主任位,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王滬寧晉身中央書記處,又成為新上司胡錦濤的左膀右臂,無論國內國外,胡總走到哪裏,他都與中辦主任令計劃一道隨侍在側,扮演近身智囊和文膽角色,胡總近年的多篇重要講話,也都可以看到王滬寧的文風。
隨侍胡錦濤 助撰主要講話
王滬寧曾在著述中反覆強調,「一定的政治體制必須適應一定的歷史—社會—文化條件」,「不能移花接木,也不能搞拔苗助長」。在民主政治方面,他認為「政治體制改革不能超過中國現階段的條件」,要「以發展生產力為中軸來發展民主政治,也只有這樣,發展民主政治才是有效的」。這些論述,都可從中共近年的文宣決議中見到影子。
王滬寧在中央內部被認為的優點是「頭腦清晰,思維縝密,視野開闊」,但弱點是欠缺地方工作經歷。十八大後,是充分發揮他的優勢長處,還是給機會補足他的弱項,將是觀察其未來仕途的一大看點。

=====================================
編者按:
中共建政後有計劃經濟,破產了。王滬寧的理論不過是一種計劃政治,或計劃政改。哈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毛泽东的绝密文稿《我的自我评价》

润涛阎:中美必有一战?

由朱由检想到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