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度: 二次摊牌 --- 也谈六四事件


二次摊牌 --- 也谈六四事件2014-06-05 11:44:00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艰危 终克定

黑兔走入青龙穴,
欲尽不尽不可说。
唯有外边根树上,
三十年来子孙结。

前言:

自从中共建政以来, 政治上就没消停过, 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不断, 其中惊心动魄的军事摊牌就达五次之多, 每一次都直接导致了政局的巨变。 它们分别为: 启动文革, 武汉事件, 抓捕四人帮, 六四事件和薄熙来事件。 这些事件的详情和细节都隐藏在官方的文宣烟幕和民间的传说纷纭之中, 真假莫辩。
本文只想从另一个角度对其中相互关联的两件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一) 六四事件:


八九年春天的那场学运, 是一次大规模的反官倒, 反腐败和支持政治体制改革的学生与市民的和平请愿运动, 最后却导致了六四大屠杀。 这说明由内战胜利而上台的中共政权, 始终无法倾听人民的呼声, 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场动乱或反革命暴乱。
这种现象正说明中共这个古老的秦制政权脱离群众, 脱离人民, 跟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六四大屠杀至今已经二十五年了, 官方的讳莫如深和欲盖弥彰, 以及民间的各种传说都不胫而走, 其真相仍然隐藏在历史的云烟雾霭之中。
六四事件之所以重要, 因为它是第一次改革开放的一个休止符. 自从六四事件发生后, 以江泽民李鹏为首的权贵势力在六四大屠杀的血泊中爬上台后, 劫夺了改革开放的全部果实和红利, 第一次改革就此死亡, 或者说旨在掠夺民脂民膏的各种恶政开始打着改革的旗号层出不穷, 六四之后的改革实际上已经成为权贵们掠夺财富的工具。 用权力的方式攫取资源和财富,再用市场的方式变现或化公为私,甚至用金融的方式直接划账,这伙窃国大盗在权力的掩护下在社会中横行,使得从上到下腐败成风, 至使基本的社会法制和正义荡然无存,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环境和生态不断恶化。 这一切都是六四事件的直接后果, 至今已经持续了二十五年。
在25年后的今天, 如果我们能拨开官方文宣和民间传说的云烟雾霭, 把握几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整个六四事件的脉络应该还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历史背景:
1978年12月18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废除了毛的极左政治路线, 批判了党内死硬的毛派继承人, 为毛派继承人之后的垮台和改组中央领导班子铺平了道路。
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爆發。 主战派领袖邓小平利用这次战争清洗了军队的领导层, 把军中的毛派死硬份子清除出军队,  从此在党内军内建立了他的威望。
虽然如此, 但从历史的经验和权力运作的规律来看,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所获得的权势和影响力跟他未来企图实现的宏图大业之间,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 改革者和革命家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力量才行。

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绩时, 1986年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出台, 这导致了积累在党内的矛盾开始激化, 党内的封建保守势力开始反扑, 双方的斗争一开始是以学运为焦点的。
1986年启动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这之前的党内“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路线是明显矛盾冲突的,如果我们站在中共改革派的立场上考虑,实际上中共改革开放的基础一直非常脆弱,当时体制内外反对改革开放的势力极其强大,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改革派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周旋和克服极左势力和党内权贵保守势力的重重阻力。
尼采早就说过推动历史巨变的超善恶力量(正反两面运作), 他认为当欲实现的宏图伟业跟现实之间的距离越遥远, 所需要的动能力量就越大。  所以邓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归根结底, 他不象孙中山或彼得大帝, 他缺乏一个革命家和改革者所应具备的那种炙烈使命感和宽广胸怀。
在这里可以参考斯大林。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 在角逐最高权力的斗争中, 斯大林把跟他权力平行和资历差不多的政治巨头全部都枪决了, 只剩下一些后辈的政治物, 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他独裁的不受挑战的权力。 这一点毛泽东就没有能做到, 只是在多年之后当文革爆时, 毛才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而邓跟那些巨人不同, 他一直跟陈云, 李先念, 彭真, 杨尚昆, 王震, 薄一波和宋任穷等人为伍。 或者说, 他也是他们(八老)中的一员, 只不过是他们中的领班和老大而已。

89年春天胡耀邦的死成为了导火线, 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在北京爆发, 学运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之长震动了整个中共高层, 触发了中共领导层内部一场更大规模的路线斗争和权力斗争。
在412社论到六四之间的近两个月里, 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以赵紫阳为首的改革派, 准备对学运进行疏导, 而以李鹏, 李锡铭, 陈希同及其后台元老却准备进行镇压。
这时学运基本上已经失控, 赵紫阳几次疏导都并未成功, 学生们一度把矛头对准了邓小平, 这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此时学运有多少是自发的, 又有多少是被党内黑手在诱导和顺势操控?
这一年改革派力量始终处于守势, 邓小平和赵紫阳一直受到学运的政治压力, 赵紫阳始终未能成功的控制住局势, 军事摊牌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此时邓可能做出的选择已经非常有限了。
中共大佬, 政治局和军委都分成两派, 邓这边的杨尚昆, 赵紫阳, 秦基伟和徐勤先都反对镇压, 主张疏导学运。 但学运方兴未艾, 愈演愈烈, 拖到五月, 中共大佬和中央都开始撤离北京。 局势进一步动荡和失控。

一直在审时度势的邓小平这时觉得已经不能再拖了, 如果他和杨尚昆支持赵紫阳坚决顶住保守势力的压力, 党和军队势必分裂, 他也要跟陈云等其他元老决裂, 这一点看来他还做不到的(这就是他跟毛不同之处), 他决定跟保守派妥协, 并决心调动军队来控制住局势, 但现在时机已经有点太晚, 因而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这是因为赵紫阳, 秦基伟和徐勤先坚决反对戒严, 而秦基伟在北京军区经营十年, 看来整个北京军区除27军外都难以真正依靠, 从外地调兵进京事属必然, 但这样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 对于任何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来说, 骄兵悍将向长安都是一种大忌, 容易演变成军事夺权和内战, 自从天朝建政后, 熟读经史的毛太祖也没敢这么干过。
但事情还是发生了, 到底调动了多少军队进京?至今见不到任何中国官方有关的资料。 研究者只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吴仁华的统计, 参与北京戒严行动的军队包括:北京军区, 沈阳军区, 济南军区和军委直属部队共二十余万。 所有的部队都接到了不准随便开枪的命令。
但部队还是终于开枪了, 开枪是从六月三号晚上到六月四日清晨这段时间发生的, 无数无辜的人民倒在血泊中。
邓小平接到军队开枪的报告后大吃一惊, 非常紧张, 最担心的陈桥兵变终于还是来了, 这时候自己手上只有一个27军可用。
正所谓:
屋漏偏遇连夜雨,
行船又遇顶头风。
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央军委向南京军区下达紧急调兵命令:第十二集团军火速空运进京执行任务。南京军区紧急调集所有的军用运输机,并大量征用中国民航的大型客机,将第十二集团军近万名官兵、四百四十七台车辆及其武器装备空运进京。
为了应付突发状况, 邓小平于当天(六月四日凌晨)决定紧急调动第十二集团军携带重武器装备进京。
6月4日清晨,第十二集团军军长郭锡章、政委温宗仁率领集团军前进指挥部以及先头部队首先飞抵北京南郊的南苑机场。随后当天,该集团军的步兵第三十六师、步兵第三十四师的第一○一团、集团军直属炮兵旅、高射炮兵旅、坦克第二师的侦察营,以及部份保障部队近万名官兵以及武器装备全部空运抵达南苑机场;其中,步兵第三十六师出动了六千七百二十六名官兵、四百四十七台车辆。空运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解放军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可见情况之紧急。
第十二集团军并接获明确的命令,在执勤过程中可以开枪扫射一切有碍于完成任务的人(包括军队在内),不像其他戒严部队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高层内部达成协议, 邓小平以接见戒严部队的方式, 扛起了流血事件的全部责任, 对外造成中共仍然团结统一的假象, 而成为千夫所指的大屠杀罪人。  陈云此时有个讲话, 说他们从不插手军队的事, 屠杀和流血事件跟他们无关, 因而把责任撇清得干干净净, 并顺理成章的取得了对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任命权, 任命了权贵太子党的江泽民为总书记。
而杨尚昆的姿态更加暧昧, 报上的大幅照片显示, 他如众星捧月一般, 被围绕在新的五个政治局常委之间, 宛如六四后新上台的军方领袖。
总结六四事件的得失,惨败的一方是赵紫阳,秦基伟和徐勤先一系。 而次败的一方是邓小平,可以说是损兵折将,声誉扫地,邓自此沉寂, 邓的改革开放路线也似乎已经被全面废除, 官方的舆论一律, 全部是江泽民李鹏的反和平演变的各种讲话。
最大的胜利者就是陈云李先念王震江泽民李鹏等权贵,取得了总书记和总理的位置,在政治局和常委里也占据多数,俨然成为中央的主旋律。
虽然形势万般艰难,但后来邓还是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为以后翻盘的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1) 南巡讲话, 使邓的改革开放路线在经济领域得以恢复, 但后来异化为权贵们敛财的手段, 而政治体制改革被终止。
(2) 打挎了杨尚昆和杨家将,并把北京和济南军区的兵权收入囊中。
(3) 隔代定了江泽民的接班人胡锦涛, 并在临终前把自己在军队中的嫡系力量交给了胡锦涛。

邓死后网上曾一度流传着一篇讲话, 盛传是邓小平政治遗嘱, 真伪莫辩:
"有人说我们没有做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工作。认为六四是一次“右”的动乱。实质上并不是这样。
思想和政治工作的一些失误,只不过给了一些政治阴谋家发动动乱的空间。为什么我前两年去南方视察,讲话,就是要消除这些错误的看法,否则,如果继续要反自由化,就会有人在经济体制等领域准备保守倒退了。他们一直用六四问题做借口,打压我们在市场化和民主化方面的尝试。试图全面否定我们的改革路线。六四并不单纯是学生和市民的自发运动,也有一些人在煽风点火吧? 甚至可以说是党内某些人故意造势的产物。他们就是要趁乱而阻止我们的改革开放路线,先把胡耀邦和赵紫阳赶下台,然后把我邓小平也赶下台的。问题并不在赵紫阳,也不在胡耀邦。而是另有他人。这些话,我现在说了,但不要公开,以后等待合适的机会,可以告诉世人。即使在以后的长期时间里,我们全党也要对此足够警惕,警惕有人打着各种的旗号,包括毛主席的旗号,去煽动甚至发动各种政治阴谋运动。这需要有足够的政治警觉性和专政手腕。右的问题存在,但主要的问题是在左的方面。文革是这样,六四里的一些势力也是这样,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左”的各种势力。无论他们打着什么旗号,实质上都是会和文革和六四一样,试图否定我们的改革开放路线,然后夺权上台,把社会往后拉。"



(二)三一九事件:


勉从虎穴暂栖身,
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借迅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


在六四事件三年后,即1992年,胡锦绣进入政治局常委。 1999年,胡进入军委任副主席。
2002年11月,胡上位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是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人。
对于一般人来说,胡是个十足的庸材,自从92年入常到2012年春,整整从政20年,都是江规胡随,毫无树建,是政治上不作为的庸人典型, 他似乎从来没有自己的语言,他讲话不多,讲的全是官话套话,枯燥乏味。 在国际上谁也不了解他,他也没有朋友,Who is Hu?  他是个完全可以被人忽视的人物。
对于江泽民,曾庆红,周永康和薄熙来等势力熏天的权贵来说,胡就是个政治傀儡,是个刘阿斗,汉献帝一类的任人摆布的人物。  而民间的老百姓则给他取名为:"河蟹“,”面瘫“,来表示对他的蔑视。
但熟悉经史的人就应该知道,在中国的乱世中有时会出一种人,能曲能伸,喜怒不形于色(面瘫),极善权谋, 例如刘备和司马懿之类, 此乃枭雄之辈也。
从历史经验可知, 对于任何王朝来说,储君(接班人)的位置都是很难为的,这个位置既无多少实权,又会暴露在各路人马的聚光灯下,一个应酬失当,就会成为被人猜忌,中伤和打击的目标,正是墙倒众人推。 所以储君往往会夭折,下场凄惨。
正是有鉴于此,熟读经史的毛泽东,在立储上先竖华国锋做箭靶,位尊但无实权,而把北京的军队和秘密警察都交给江皇后, 把辽东军交给侄儿毛远新。
老江在立储上有样学样,先立习阿哥为储君(虚),也是位尊无实权,而暗中把军头和警察头子的关系,都交给了薄阿哥(实)。
象老邓那样指定隔代接班人的,在历史上应该不多,尤其是这个接班人不是现任江皇的亲信, 而是对头, 因此这种接班人存活率极低,极易死于非命。
据说老江就对胡进行了三次暗杀,极欲除之而后快,虽然没有得手,算胡命大,但可见胡处境之艰难和危险。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庸材却有惊无险地躲过了各种明枪暗箭,表现出了惊人的政坛生存能力,这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使人不得不觉得有些意外。
无论冬眠怎么长,春天的惊蛰时刻总要来的,无论在茧子里呆多么久,破茧成蝶的时刻总要到的。
时间来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 胡锦涛已经面临着马上就要交班下课了,习阿哥薄阿哥正准备着风光上位的关键时刻,这时象鬼使神差似的,王立军事件突然爆发了。
王立军事件是2012年2月6日事发的,从2月6日到3月15日,薄对胡进行了多方面的试探和摸底,主要表现在文宣,情治,政治和军事方面。 据说在王事发之后,薄在重庆每天都坐镇宣传口,亲自修改社论和政治评论,以期引导舆论,为王事件定调。 军事方面他频繁紧密的联络川中将领,并以警惕达赖分裂势力为名调动川军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做好随时起兵的准备。
转眼两会在北京开幕。 主流舆论对薄熙来事件的处理预估是波澜不惊,这似乎也代表了胡的态度,基本是平稳退休了事。
江曾周等的看法也是乐观其成,无论如何,胡温就要交班,薄事件低调避一避风头也是明智之举,谁叫被人抓住把柄了呢? 现在跟胡温去碰不是多此一举吗? 等胡温下课后,什么帐不好算呢?
在江曾周的保证下,薄没有走从四川起兵的极端路线,而是放心的来到北京。 胡要的就是这个,胡的一系列对应和布局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成功的隐蔽了自己,麻痹和误导了对方。
基本上江曾周薄都一致认为,以胡的胆小怕事,庸碌无为,而他也即将下台,一定不会走极端的,一定会给他自己留余地的,就是借给他胆,他也不敢乱来的。 更何况即使是退一万步来说,真要比实力,北京的武警势力强大,装备精良,秘密警察无孔不入,量胡也不可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这种对情势的估计谁能说不合理呢? 但他们这种对自己的估计胡本人也了然于心。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但所有的人都没有料到的是: 处处以不折腾为原则的胡这时却突然出手了。
2012年3月15日薄熙来在温家宝当众批其为“文革余毒”后应声倒台。 这属于现场的突然袭击,根据现场李肇星的表现来看,温的行为似乎是脱稿离谱,完全出于意料之外。
然后薄被中央警卫部队迅速逮捕。
这种突然袭击使江曾周大吃一惊,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开始反击,在周与曾庆红的共同谋划下,先于薄熙来倒台的三日后(3月18日),制造了“法拉利车祸”,将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时也负责中统)的儿子令谷杀害,让他痛彻心肺,欲乱其心神。随后于次日夜在北京城内发动“3·19”武装政变夺权, 估计其目标无非是:一举端掉胡温(上策),抓捕温(中策),救出薄(下策)。
事情的大概背景是这样的,北京的武警总队下辖有十八个支队(团级),而北京卫戍区下辖三个师,但在市区只有一个轻装警卫师。其余两个师,重装师在通州, 高炮师在怀柔。
周永康在3月19日夜,大规模调动北京地区的武警部队,包围了新华门, 天安门和长安街,举行兵变。  这里可以猜想,北京卫戍区部队应该是事前没有任何动静,这样才不至于打草惊蛇,可以诱敌发难。
胡等待的战略时机终于来临。
这时世人才看到了胡的真面目: 此人心机深沉而有杀伐决机,极富谋略,是情治和政工方面的顶级操盘手,有掌控大局的魄力和手腕。
这次军事摊牌的内情和细节外人不得而知,比起23年前的六四那次,应该不遑多让,只知道北京军区的第38集团军沿保定及永定门一线开入北京,济南军区的第54集团军沿天津及丰台一线开入北京。 野战军的大举入京使周曾的在京势力成为瓮中之鳖, 首都北京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在粉碎周曾政变阴谋被的同时,对京畿重地的军事力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部署。  紧接着全国的政法公安干部奉调入京培训和站队, 中央开始大规模地清洗政法队伍。军事摊牌的结果使权贵势力遭遇重创, 引起了政局的巨变。
在十八召开前夕,胡利用大好形势,亲自主导了军队上层的换届, 改组了军委, 总参和总政, 把江曾的人都清除出去。 等到十八大之后习阿哥上位时,军队领导层的换届早已完成。
这里引一首诗, 用以应景:

虎帐谈兵按六韬,
安排香饵钓鲸鳌。
三分自是多英俊,
又显江南陆逊高。

这陆逊虽然善于用兵, 但政治上还是嫩了一点。 而我们见到从薄事件的爆发开始, 这其后一系列的情治斗争, 政治博弈, 军事摊牌以及后续的纵深发展, 环环相扣, 其政治上的成熟, 手法上的老辣, 颇有点象司马懿或孔明在主事, 倒也当得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胜萧曹"这两句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果对中国的历史不陌生,应该可以知道,历史上不少王朝的更替,都是先进入君非君,臣非臣的时代,这种皇权旁落的现象正标志着帝国开始下行并走向崩溃的和终结。
对于当今的天朝来说,自从毛太祖死后,从华二世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君非君,臣非臣的时代,皇权旁落,越演欲烈,这本应该是一个历史的自然演变过程,但毛太祖在立储的布局中,反而人为的提早进入这个过程,这将使王朝衰落的进程加快,这个三十年之说,是不是正暗示着王朝即将了结的天意呢?
让我们做好准备来面临历史的巨变,同时满怀着希望,来迎接民主宪政的黎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毛泽东的绝密文稿《我的自我评价》

润涛阎:中美必有一战?

由朱由检想到习近平